顯示具有 文宣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文宣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-07-05

【連署】反高師大威權 終結言論戒嚴令

抗議校方威權,要求校園解嚴,徹底保障學權。
教育,要教的是「公民」,而不是「順民」。
這議題不只是高師大的事,是台灣整體校園都要進行體檢與改革的必要工作。

【敬請加入連署,捍衛學生權益!】

高師大於今年6月18日召開校務會議,通過在《學生獎懲規則》中增訂「未經學校同意,而利用學校名義從事請願、集會、遊行者,應記予大過處分」的規定。未來高師大的學生,如果擅自以學校名義參與集會遊行,會被記大過處分;老師對外發言及連署,也得先簽報校方同意。實在很難想像,在台灣解嚴已經20餘年的今天,竟然還有大學如此箝制師生的基本權利。

2010-05-26

校園學生自治選舉,敬請踴躍「投票」!!!

2010-05-03

『眼淚』與中山大學的地緣關係,是可惜的擦身而過

你/妳看過『眼淚』了嗎?如果沒有,那麼在五月六號禮拜四的下午,你/妳應該來看看這部電影。如果看過了,那麼學權促聯誠摯的邀請你/妳再次來活動中心演藝廳看這部片。因為,很可惜的,中山大學在這部電影缺席了。

先談談這部電影的場景吧。若是你/妳對這部電影有所認識,那你/妳應該知道這部電影是跟我們非常近的,它很多拍攝的場景就在我們的旁邊。在哈瑪星,高雄港站舊鐵道,旗鼓渡輪上,以及我們總是會經過的壽山大旅社。沒錯,這部片其實應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是你/妳大學或是研究生生涯的一部分。不管你/妳來自哪裡,你/妳總是會在這裡度過了幾年的光陰。可是在這麼多美麗的拍攝場景下,卻為何缺少了這所學校,缺少了我們呢?

在述說原因之前,請讓我再說一個小故事。之前『眼淚』也有在高雄港站鐵道上於鐵道影展播放過,那是個很愉快的觀看經驗─儘管那天的風很大,天氣有點冷,而且因為風的關係讓布幕晃動,但還是不減觀影樂趣。當電影拍到警察老郭獨自一人牽著狗走在鐵道上的時候,就可以轉過頭去看看他走的那塊地,然後看著電影與當地場地吻合,這可是一般電影所沒有的觀影經驗,你/妳就在那,與電影本身連結,接著情緒就會感染到身上。當看完電影以後,我們跑去找鄭文堂導演聊了一下。當提到了在中山大學的播放計畫以後,我記得他用一種平淡但無奈的口氣說:「我本來想要去中山大學取景....但是,這所學校不知怎麼搞的,好像很古版呀...什麼都要照繁複的行政程序來走,我也就沒進去取景了....不然...」

我當時其實嚇了一跳,因為那份無奈很近、很熟悉....沒錯,這份無奈就跟這所學校的學生面對公共事務的態度一樣。一種無力又無奈的感覺。我想,這就是原因了,這就是我們為何在這部電影缺席的原因─明明我們離它那麼近,卻又平白消失的原因。

也許你/妳會認為,只不過在一部電影沒出現,有很重要嗎?

我想今天讓人懼怕的,是那原因本身,「好像很古版呀...什麼都要照繁複的行政程序來走」。我想這才是我們每天所面臨到的問題本身,這才是中山人的無奈。今天不管是喧騰已久的車管會與停車位,最近莫名其妙蹦出來,奇怪的無肉日政策,還有動不動停水停電的老毛病─這麼多問題本身都指向一個,這個學校面對誰都一樣,死版,難以溝通,難以改變。然後學生們在面對這些困擾已久的問題時,只能嘆息,只能默默的承受,只能無奈。

真的只能這樣嗎?你/妳所生活這幾年的生命,以及可能跟著往後時光的中山大學印記,只能這樣嗎?我想,若是你/妳在往後的日子,無法好好想起這幾年這個學校帶給你/妳什麼樣的美好時光,是很可惜的。起碼現在就少了一個電影幫助你/妳在這所學校的印記。但若是這樣下去,類似這種無奈的經驗會反覆瑣碎的不斷重複在我們的生活,一直發生。

能改變嗎?能。只要你/妳願意參與,願意關注這所學校,願意讓你/妳的中山時光不流為無奈與嘆息,那就開始吧,就從來看這部電影開始。

0506一起來看《眼淚》


2010-04-28

《眼淚》中山大學特映會+導演座談

台灣硬派導演「鄭文堂」最新力作─《眼淚》,
即將在高雄中山大學播映!!

2010-04-25

文宣part 3

因應聯盟的行動,校方倉促在「期中考週」召開:
4.21學生與學務環境座談會
http://www.studentaffairs.nsysu.edu.tw/register/detail.php?act_id=276
 
為此,聯盟準備了「態度測驗量表」與「訴求文宣」備戰!

文宣part 2

我不介意吃素,我介意的是貨架上只有一種選擇。

「吃素‧好嗎?」這個問題,
校方不該是這種先斬後奏的態度:直接做讓學生看,然後跟學生講做就對了。
學生理應擁有「參與攸關自身生活權益的政策形成過程」的對等權利。

文宣part 1

改變是可能的,而且很簡單。